很多人都以為人的聰明程度一出生就決定了,像是在學習階段裡時常遇到所謂的資優生,總認為他們是高IQ的天才,只要付出一點努力就能有很好的成果。長大後當了父母,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有高人一等的天賦,不管是提前讓孩子參加先修班還是吃營養品,竭盡所能地幫助孩子改善IQ,讓他不要輸在起跑線上,而這種的後天補強方式,雖然能提前讓孩子進入學習狀態,卻不能保證一定有用!

image

IQ值確實是一項顯示學習天賦的數據之一,想通過後天培養影響孩子的IQ,其實可以從九大神經網絡切入,這些能力的總和便是IQ影響的關鍵,建議家長可以往幾個方向去前進:

  1. 睡眠與營養

孩子的身體與大腦都處在發育階段,若孩子缺少1小時的睡眠,將使6年級的大腦水平下降至4年級的大腦水平,而攝取均衡的營養,像是魚類的脂肪酸或是牛奶的高鈣,對於身體及大腦都有健全的發展,因此家長要注意孩子的睡眠情況,並同時注意孩子的飲食!

 

文章標籤

QEEG專注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五、六月遠距離上課,可能是孩子為數不多在家上學的機會,不用早起通勤、沒有老師無時無刻盯著、在家中的沙發或是床上舒服的上課感受自由,相信是許多孩子當時的生活寫照,如今恢復實體上學四個月以來,您是否發現孩子不論是上課、學習、還是日常心情都受到影響呢?在校的成績表現也不如以往,彷彿習慣了自由後身上的發條就鬆了,心一直收不回來並逐漸失去對學習的熱情與動機,身為家長您需要幫幫您的孩子!

image

  孩子的收心問題,一直都是家長的難題之一,有些家長選擇假期尚未結束時讓孩子去參加先修班,提早銜接下階段的課程;也有家長重視孩子的假期時光,選擇讓孩子好好的放鬆玩耍,但開學後以大量的補習與家教幫孩子強制收心,無論是哪種方式其實都是家長主動讓孩子去做,而非孩子自己主動去做,這代表孩子的學習目標與動機都處在被動情況,一旦無人看管又會故態復萌,因此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樂趣是相當重要的!

 

  除了學習狀態外,生活狀態也是一大重點,遠距離上課或是假期的放鬆感,常常會打亂孩子的生活作息,晚睡晚起、完全拋棄書本整天玩手機看電視,沉浸在聲光刺激中,大大降低對書中知識的敏銳度與觀察力,對於閱讀無法保持專注,因此建議家長們可以幫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,雖然一開始孩子會不太適應,但久而久之規律的生活相信能成為孩子成功的助力!

文章標籤

QEEG專注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你知道學習也是要被學習的嗎?人從出生開始,靠著好奇心、觀察力與模仿去認識、學習身邊的事物,到了6歲進入學校開始接受有系統的學習,老師將經驗、書中知識傳授給你,但多數人只有聽進去然後照抄,無法將學到的東西靈活運用,而現在你的孩子可能也遇到跟你一樣的情形。想讓孩子順利的學習、成長,比起漫無目標的學習與補習,不如幫助孩子建立一套自己的思考邏輯與學習方式,為此,孩子需要訓練學習如何專注、強化記憶力與觀察力才能提升學習效率,將知識與經驗結合內化成自己的養分!

image

  許多人都以為專注力、記憶力、觀察力等…大腦能力的強弱都是天注定,但其實大腦就跟身上的肌肉一樣都是可以被訓練的,人在學習時的行為都受到大腦中9大神經網絡控制,而每一個神經網絡都影響著不同能力表現,像是

「基礎連結」的神經網絡左右「理解能力」、「記憶力」的神經網絡是掌握「工作記憶」、「干擾」的神經網絡則是控制「不分心」的能力、「察覺」的神經網絡影響著「整合能力」等…綜合9大神經網絡的能力,就是專注力的強弱表現!

image

文章標籤

QEEG專注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家長們多多少少都聽過ADD(注意力缺失症)或是ADHD(注意力不足過動症)吧?ADD是一種注意力無法集中的狀況,當小孩被判定有ADD時在學校會容易分心、漫不經心、忘東忘西;而ADHD多的H意思為「過動」,除了注意力不集中外,還可能產生過度活躍、不顧後果衝動行事的情況發生,為此台灣的神經內科權威鄭信雄醫師提出:透過頸背收縮刺激前庭系統,能加強刺激腦部前額葉!

image

  以往ADD或是ADHD只能透過吃藥治療,但鄭信雄醫師曾透過外國的感覺統合文獻與FMRI的研究檢測,發現造成ADD的原因為大腦前額葉缺血,因此幫助有症狀的孩子即使不吃藥,也能透過感覺統合物理訓練,促進頸背收縮刺激大腦前額葉,加強神經連結改善ADD,鄭醫師也是首位提出此方法的醫師。在鄭信雄醫師60年的神經內科醫師生涯裡,幫助過60萬位的病患與學員,改善大腦的神經連結,擺脫注意力不集中與好動的困擾!

腦波訓練-寫功課

  除了透過物理運動,同樣是針對大腦訓練發展的QEEG專注力學院,採用美國FDA認證過的腦波數據庫,並從美國引進專業的科學腦波儀,提供大腦SCL檢測、最佳狀態分析、Z Score 5大腦波檢測、9大神經網絡分析,檢測大腦神經網絡中的腦波強弱,並轉化為前測數據報告後,再進行客觀分析,而客製的專屬訓練內容又可針對弱化腦區訓練、專注力運用訓練、穩定訓練。以整套的科學訓練,加強學員的專注、記憶、整合、工作效率等能力,提升腦效能與專注力,而訓練成果可以透過後測數據報告清楚了解!

文章標籤

QEEG專注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     在每個人的學習過程中,「閱讀」是樣非常重要的能力,從書中的字裡行間去吸收資訊、了解前因後果,最後整理成有邏輯的知識,進入大腦記憶成為有用的養分,因此閱讀能力與速度成為了影響學習效率最大的因素之一。

image

 

而現今孩子的文字閱讀方式,受到3C產品及網路的影響,以圖代文的閱讀模式,讓孩子逐漸失去對文字的耐心與專注力,反映在學習上家長們會發現孩子只會「瀏覽」文字而非閱讀,而且一頁內容要花很多時間才能讀完、然後成效也不彰;或是考試時面對需要花時間閱讀的題型,潦草看過後抓不到重點,無法連貫邏輯選出正確答案。這樣的學習情況久而久之,可能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熱忱、產生厭學心理,那家長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方式與能力呢?

 

文章標籤

QEEG專注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孩子天生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領域,面臨國文、英文、數學、社會、自然等學科,孩子並非都能取得好成績,在傳統觀念裡,男生理科比較強;女生則文科較優,但在現今激烈的社會競爭下,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為每科都優秀的通才,因此從孩子還小就找各種補習與家教,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,但想要在各學科取得好成績,除了龐大的知識量外,需要具備的能力也不一樣,想培養這些能力來彌補孩子的天賦,您需要先好好了解各科目!

image

 

  孩子所學的科目都是一樣的,文科的國文、英文、社會;理科的數學、自然科學,想要在考試時有好表現,可以從了解考試形式開始,國文裡的字音字形、成語、唐詩等,比起只叫孩子死記,更要去幫助孩子瞭解背後的歷史意義及作者特色,除了課本裡有的文章,還能從網路上找作者的其他作品,多看多讀強化孩子對該作者的印象,並從中吸收課本上沒有教過的字(大考不只會出課本上的範圍),而作文則是需要多吸收報章雜誌的好文章,或是同學寫過的好作品,將其轉變為自己的養分,寫作時才可能有好表現,因此孩子需要有十足的專注力、記憶力!

 

文章標籤

QEEG專注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相信每個人在學生時期,多多少少都有被家長催促趕緊寫作業的經歷吧,對作業提不起勁、對學習毫無熱情,只想著玩樂,每天都要被家長三催四請才心甘情願地去寫作業,而你以前的學習情況,現在也發生在孩子的身上嗎?想要讓孩子脫離被動學習其實是有方法的!

image

  想要孩子主動去接觸、學習新事物,就要先激發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,因為興趣就像是一個孩子行為的引擎,孩子的學習是否積極、是否動力充足,都受到興趣的驅使,孩子若對某樣事物感興趣就會自動的學習,而且學的非常快、效率也高,並從中獲得稱讚、成就感,相反地,如果對學習沒有熱情、樂趣,很容易讓學習變得被動,進而產生由家長和老師被動逼著學的狀況,甚至會導致厭學心理的產生,不想讓孩子只為了敷衍老師及父母而學習,就要培養孩子的學習樂趣,讓他能自主地去學習!

 

如何培養孩子對學習的樂趣?

文章標籤

QEEG專注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人在生活上面對壓力時往往都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及生理變化,像是:心跳加速、胃痛、緊張、焦慮等,影響到日常生活行為舉止,但大人會有自己的紓壓管道來調適自己的身心狀態,且具備一定的抗壓性,而缺乏人生經驗的孩子在面對課業壓力時,沒辦法像大人應對自如,抗壓性也不如大人,雖然家長可能覺得課業沒有很難,但對孩子來說可能是壓垮信心的最後稻草,影響學習時的集中力及效率,進而失去對學習的熱情!

image

  相較於大人,孩子的大腦發育尚未成熟,因此大腦中的神經網絡會因應壓力而呈出各種不一樣的專注狀態:

1.當完全沒有壓力時,大腦是最放鬆的狀態;專注力是100%

2.感受到課業壓力、面對未知領域、考試壓力等,隨著壓力值提升,專注力會隨之下降

文章標籤

QEEG專注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孩子從一出生就是藉由觀察力來感知周遭事物,並依照現有認知來分析、理解、思考,為將來的知識打下基礎,而在觀察的過程中,不只是「看」而已,而是大腦經過嗅覺、聽覺、觸覺等多感官連動運作的過程,讓大腦因好奇心的驅使「主動」參與思考的過程,並透過小小的成就來建立起對學習的熱情,使用既有的思維推理來引導自己下一步的觀察,使其成為自己學習之路上的養分!

image

那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呢?

  若孩子從小就愛問為什麼,對各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,那家長可以依照孩子的提問去讓他接觸更多領域及知識,引導他找到最有興趣的事物,當孩子開始表現出對某事物感興趣的時候,家長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在該領域的觀察力,但培養並非只從書上或網路上汲取知識,而是要透過其他感官親身經歷,讓整個學習過程具像化,深刻印在孩子的大腦中!

 

文章標籤

QEEG專注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身為家長總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去學習各方知識、均衡成長,但每當孩子坐下來學習,常常會被外的瑣碎事物干擾,而導致無法持續專心學習,孩子的專注過程一旦被打斷,想再恢復到專心、認真的狀態可不容易,那家長到底要如何幫助孩子維持專注呢?又該如何培養孩子迅速恢復專注狀態呢?想深入了解首先應該要了解專注的過程與種類!

0927.jpg

  大腦在專注執行某件事時,經歷了許多心理及生理過程:

1. 大腦接收外界刺激

2. 對該刺激做出分析及認知

文章標籤

QEEG專注力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